拿句子网 > 好句摘抄

道德经经典名言 道德经经典名言100句解释

1、水至柔而至刚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水为百谷之王,善处其下也。上善若水。

2、言有宗,事有君。夫唯无知,是以不我知。

3、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而攻坚强莫能胜之。

4、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坚强。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故坚强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是以兵强则灭,木强则折。强大处下,柔弱处上。

5、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。

6、圣人不积,既以为人己愈有,既以与人己愈多。

7、夫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

8、俗人昭昭,我独若昏。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淡若海,漂无所止。众人皆有已,我独顽似鄙。我独异于人,而贵食母。

9、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。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

10、慎始如终,则无败事。

11、埏植以为器,当其无有器之用。凿户牖以为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

12、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

13、大小多少。报怨以德。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;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

14、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。是谓恍惚。

15、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溪。

16、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。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

17、无为,无我,无欲,居下,清虚,自然。

18、不尚贤,使民不争;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;不见可欲,使民心不乱。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。常使民无知无欲。使夫智者不敢为也。为无为,则无不治。

19、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
20、静能制动。沉能制浮。宽能制褊。缓能制急。

21、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

22、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,无执故无失。

23、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。强梁者不得其死,吾将以为教父。

24、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

时间:2018-10-06 08:46:10编辑:霍兴

25、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

26、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

27、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
28、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

29、天下有道,却走马以粪。天下无道,戎马生于郊。罪莫大于可欲;祸莫大于不知足;咎莫大于欲得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

30、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势成之。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。

31、和大怨必有余怨;安可以为善?是以圣人执左契,而不责于人。有德司契,无德司彻。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。

32、众人皆有以,而我独顽似鄙。

33、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,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。

34、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聋;五味令人口爽;驰骋畋猎,令人心发狂;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。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,故去彼取此。

35、天地相合,以降甘露,民莫之令而自均。

36、道冲,而用之或不盈。渊兮似万物之宗。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。湛兮似若存。吾不知谁之子,象帝之先。

37、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

38、谷神不死,是谓玄牝。玄牝之门,是谓天地根。绵绵若存,用之不勤。

39、使我介然有知,行于大道,惟施是畏。大道甚夷,而民好径。朝甚除,田甚芜,仓甚虚。服文采,带利剑,厌饮食,财货有余。是谓盗夸,非道也哉!

40、天之道,其犹张弓欤?高者抑之,下者举之;有余者损之,不足者补之。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人之道,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孰能有余以奉天下,唯有道者。

41、夫兵者,不祥之器,物或恶之,故有道者不处。

42、甚爱必大费;多藏必厚亡。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

43、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。

44、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

45、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天地之始,有名万物之母。故常无欲,以观其妙;常有欲,以观其徼。此两者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
46、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孰能为此者,天地。天地尚不能久,而况于人乎?

47、道大,天大,地大,王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王处一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
48、自知而不自见,自爱而不自贵。

49、美言可以市尊,美行可以加人。

50、美之为美斯恶矣,善之为善斯不善矣。

51、太上,不知有之;其次,亲而誉之;其次,畏之;其次,侮之。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

52、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,以其善下。

53、上士闻道,勤能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

54、太上,不知有之;其次,亲而誉之;其次畏之;其次侮之。

55、其政闷闷,其民淳淳;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

56、天长地久,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。

57、大器晚成;大音希声;大象无形;道隐无名。

58、众人皆有余,而我独若遗。我愚人之心也哉!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。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

59、人之所恶,唯孤寡不谷,而王公以为称。

60、骤雨不终日,飘风不终朝。

61、生命,除了生命本身之外,一无所有。

62、豫兮若冬涉川,犹兮若畏四邻,俨兮其若客,涣兮若冰之将释,敦兮其若朴,旷兮其若谷,浑兮其若浊,澹兮其若海,泊兮若无止。

63、故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。

64、天下失道而后德;失德而后仁;失仁而后义;失义而后礼。

65、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;德善。信者,吾信之;不信者,吾亦信之;德信。

66、道常无为而无不为。侯王若能守,万物将自化。化而欲作,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。无名之朴,亦将不欲。不欲以静,天下将自正。

67、物壮则老,是谓不道,不道早已。

68、师之所处,荆棘生焉。大军之后,必有凶年。

69、道冲,而用之久不盈。深乎!万物宗。挫其锐,解其忿,和其光,同其尘。湛常存。吾不知谁子?象帝之先。

70、道之出口,淡乎其无味,视之不足见,听之不足闻,用之不可既。

71、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,外起身而使其身存。

72、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。

73、大方无隅,大器晚成。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

74、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;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
75、良买深藏若,君子盛德,容貌若愚。

76、子不如父,留之何用。子强与父,留之何用。

77、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,绝学无忧。

78、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,是谓玄德。

79、天下神器,不可为也,不可执也。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

80、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。无有入无间,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。不言之教,无为之益,天下希及之。

81、塞其兑,闭其门,终身不勤;开其兑,济其事,终身不救。

82、圣人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

83、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天地之间,其犹橐龠乎?虚而不屈,动而俞出。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

84、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人之道,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孰能有余以奉天下?唯有道者。

85、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何谓宠辱?宠为上,辱为下。得之若惊,失之若惊,是谓宠辱若惊。何谓贵大患若身?吾所以有大患,为我有身,及我无身,吾有何患!故贵身于天下,若可托天下;爱以身为天下者,若可寄天下。